关于故乡书项目

  去年春节,纪实摄影工作室OFPiX邀请我参加了他们的《还乡》第二季项目。这个项目有点儿像一个寒假作业,一个命题作文。简单来说,就是十来位摄影师在春节期间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乡,拍下照片,然后做出一本有关家乡的手工书。在形式上,它给出了十分的创作自由,在意义上,它又有点像一个人类学调查。拍摄家乡这件事,几乎是每一个有拍照习惯的人都曾有过的经验。我们拍摄家乡,巩固自己的记忆,从而巩固自己的安全感——家乡的变化速度太快,以至于我们已经不能确定它的模样。面对常变常新的城市,我们难免怀疑,记忆是否真实。于是我们选择拍照。拍照是为了确定变化中的不变。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当时为着这件有趣的事儿,我也算下了点儿功夫。一年过去了,趁着被Dreamer邀稿,我决定藉此把当时做《故乡书》的过程好好回顾一下。


关于合肥

  城市有水有风,有植被有气息。有一些照顾不到的无序,有一些默默生长的无名。

  ——我对家乡那座城的概念是这样的。


  住在北京七年,每每往返于合肥和北京,总能感受到两座城市在生态结构上的差异,却说不出具体原因。我想那大概是与空气,湿度,乃至植物的形态有关的吧,它们影响了城市的气息与性情。


  后来我认识了胡昊同学,一个热爱钻研理论的摄影师。他那会儿正在做关于城市及环境的研究。我们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他是这么说的——


  在南方城市,“水”和“风”是城市空间当中的两大元素,是人为建筑和自然物之间的一种过渡介质。正如水的存在,会令建筑物上生出青苔,这便是一种典型的建筑物与自然物相互融合的现象。而北京给人的感觉之所以突兀,是因为北京的建筑与建筑之间比较缺少这种过渡,一切都像是简单粗暴地“并置”在一起,也就无法给人“自然”的感受。


  诚然,我们没在意的是那些最平常的事物。


  接到“还乡”这个命题作文的时候,我其实是有点茫然的。既不想拍成走马观花的纯纪录,也不够时间去做成一个有关集体记忆的文献式项目。一个月的时间,我能够怎样去展现我对这个城市抱持的情怀,顺带捎上过去二十多年的成长脉络呢。


  况且,城市化的同质化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城市愈发地年轻了,以至于处处都赶着时髦。我看着它,却想让它长得慢一点。建筑被消失,墙壁被粉刷。春去秋来,最能保持原来样子的,倒只剩那些藤蔓树木了。


  所以,我能拍什么呢?无论如何,我也拍不到少年时代常去的那家音像店,骑车路过的红灯区,或是睡过的贫民窟楼顶了。这片土地再也放不下这些东西,它们在我的心里长出了斑斑锈迹。


  有一种小城青年的气质,是很容易被识别的。这取决于你在长大成人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环境栽培了你的身体。我怀念那段时期人们的清澈见底与锋芒毕露。在那之后,大家开始用面具和阅历武装自己,故意说让人听不懂的话,与莽撞粗糙的过去挥手告别,一刀两断。这个城市也是如此,它急急地褪去了当年的衣衫。


  我决定去拍树、水、和风。去向自然学习。拿起相机,去画一轮速写。摄影于我,似乎是一种写作训练,一种对于事物内在逻辑的日常考察。自然是身体的记忆。


  我想起一种叫做“气味图书馆”的香水,它复制了自然界里的种种气息,你可以在里面找到爽身粉、洗衣房等等听起来非常偏门奇怪的气味。但是,让我最难以忘记的,还是“暴风雨”的味道。那是一种雨水冲刷灰尘时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裹挟着南方潮湿的触感,甚至能唤起许多模糊而支离破碎的记忆。


  有一些地点也是这样,带着神秘魔力。尽管可能仅仅对于我而言才是如此。


  总之,它们是无法被归纳总结的存在。


  私人的历史,私人的感情。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够说明它们缘何是“我的”故乡。于是,这些细碎的,彼此并无关联的事物就这样被安放在我的胶卷格子里了。我愿把这个过程比作写诗:不写事实,写意象。撷取段落,调整节奏,打乱重排。把它们当字看待,当颜色看待,当音符看待。


  我们的感情都被轻轻留在那些无意识的世界中了。


关于做书的过程


  在此之前(2012年)我也有过一次做书的经验——我的第一本6X6作品集:《逝/Bygones》(http://www.duyangfoto.com/books/bygones/)。不同的是,《逝》是印刷品,而这次的《故乡书》是手工书——也就是,每一页都是手工制作的,并且只有一版。


  我在《故乡书》里放进了很多对故乡和童年的私人情感,它们通过种种方式来呈现:文字、植物、童年玩具,甚至初中时代和同学传的小纸条。手工书的有趣之处在于:比起印刷品限于平面的编辑方式,它在表现形态上有更多的可能性。就像一个更大维度的空间,作者在上面可以自由地进行一些建筑。这不仅扩大了摄影的可能性,也扩大了“书”这个我们极度熟悉的物件的可能性。做手工书的过程中,我考虑的不再仅仅是图像的安排和编辑,而是更多地引入了关于空间的思考——如果书作为一个切割空间的物体,那么它可以引申出怎样多元的呈现方式呢?


  在做这本书的前后过程中,我和很多朋友进行了交流和碰撞,也有幸得到不少来自他们的帮助。小马(Horsewave)前前后后和我讨论了很多关于照片编辑的事情。当时也因缘巧合认识了漫画家anusman,刚巧碰上他在央美做关于手工书的workshop。在照片的排列上他给了我很多指点,也让我认识到画画的人看待照片的视角和摄影师是多么不同。


  还要感谢小南的剪纸,anusman画的小画,以及帮忙参与手工制作的Iras。当然,还有OFPiX的朋友们。


关于展览


  拍照只是一瞬间的事,而编辑的过程则是反复地面对这些照片,也得以一次次重新解读自己。


  尽管最后的成果仍然略显粗糙,但也算完成了我人生中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手工书”。这本书现在存放于OFPiX,也参与了去年的“还乡”展。比较可惜的是,我这里没有太多展览的照片,只有几张朋友拍的,勉强能看个大概。


  制作那些书页,剪下那些字句,折叠那些过往的时候,我是怀着一种制作标本的心情的。


  那些天,我无意中又读到《少年Pi》里的这句台词:


  “All of life is an act of letting go but what hurts the most is not taking a moment to say goodbye.”


  我们可以选择开始,却无法避免告别。


  所幸我还在拍照,那么,就用这种方式做一个告别。


本文经摄影师本人授权转载,更多讯息请点击摄影师个人主页,或图虫主页

封面(本子是OFPiX统一发的)

封面(本子是OFPiX统一发的)

用照片组成的东南西北,千纸鹤

用照片组成的东南西北,千纸鹤

6X6胶片拍的故乡,做成了风琴折页的形式

6X6胶片拍的故乡,做成了风琴折页的形式

左边照片下面用柔软触感的纱絮纸打底。右边是小南的剪纸

左边照片下面用柔软触感的纱絮纸打底。右边是小南的剪纸

家乡的植物(6X6胶片)

家乡的植物(6X6胶片)

植物与金鱼(6X6胶片)

植物与金鱼(6X6胶片)

酸纸作为章节的分隔

酸纸作为章节的分隔

家乡的植物(35mm胶片)

家乡的植物(35mm胶片)

家乡的植物(35mm胶片)

家乡的植物(35mm胶片)

家乡的植物(35mm胶片)

家乡的植物(35mm胶片)

家乡的植物(拼贴,35mm胶片)

家乡的植物(拼贴,35mm胶片)

雪夜(拼贴,35mm胶片)

雪夜(拼贴,35mm胶片)

这两张照片在线条上构成了一种意外的联结。

这两张照片在线条上构成了一种意外的联结。

雪夜(6X6胶片+35mm胶片)

雪夜(6X6胶片+35mm胶片)

雪夜和故乡诗(35mm胶片)

雪夜和故乡诗(35mm胶片)

大雪转晴(35mm胶片)

大雪转晴(35mm胶片)

anusman画的小树

anusman画的小树

一个新的章节

一个新的章节

春节,烧纸(35mm胶片)

春节,烧纸(35mm胶片)

故乡诗+童年的游乐场(35mm胶片

故乡诗+童年的游乐场(35mm胶片

春节,家里(35mm胶片)

春节,家里(35mm胶片)

春节,家里(35mm胶片)

春节,家里(35mm胶片)

春节(35mm胶片)

春节(35mm胶片)

地点+故乡诗+话语之匣(初中时代的小纸条)

地点+故乡诗+话语之匣(初中时代的小纸条)

话语之匣(初中时代的小纸条

话语之匣(初中时代的小纸条

话语之匣(初中时代的小纸条)

话语之匣(初中时代的小纸条)

故乡的风景+结语

故乡的风景+结语

微喷输出中

微喷输出中

师傅裁剪中

师傅裁剪中

在央美,小马和anusman在帮我选照片

在央美,小马和anusman在帮我选照片

寻找内在逻辑,排列组合

寻找内在逻辑,排列组合

寻找内在逻辑,排列组合

寻找内在逻辑,排列组合

海报

海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