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

图虫是优质摄影师交流社区

优质摄影师交流社区儿,你也赶快加入吧

作者丨张文心Two Sides of One Wooden Object, Shift and Over-shift“丛林访谈系列”持续对话将摄影与其他媒介有机结合的青年图像制造者,本次我很高兴可以与现居欧洲的艺术家周骏生对话。我知道你目前往返于布拉格和北京,有时候会在柏林,并即将去阿姆斯特丹驻地,你似乎一直处于一种较为流动性的生活之中,可以简单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生活状态吗?你是怎样安排自己目前的生活,以及你会面临许多年轻的艺术家所共有的困扰吗?...
作者丨程新皓编辑丨@MrFay 韦德(Charles Leander Weed)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留下约塞米蒂公园照片的摄影师。他在1859年受旅游开发商哈钦斯(Hutchings)的邀请,到约塞米蒂拍摄了照片并随后在旧金山进行了展览。然而,这批照片从美学上乏善可陈,也并未对其后人们对约塞米蒂的观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韦德拍摄的约塞米蒂山谷的照片,可能是人类留下的最早的关于此地的图像。而稍晚一些进入约塞米蒂拍摄的沃特金斯(Carleton Wat...
翻开卷首语,担任《假杂志》创刊号主编和出版人的言由以“我们是否还需要一本摄影杂志”展开了他对杂志定位和未来的思考。《假杂志》创刊号围绕着“不可及”这一主题,从组稿到付梓完成前后两年时间。杂志以专题、别册、专栏、展览及摄影书五部分内容展开,带领读者在当代摄影的世界中展开的一场视觉和智力上的漫游。 “不可及”专题中包含了中外共五名摄影师亚历克·索斯(Alec Soth)、米田知子(Tomoko Yoneda)、游莉、朱岚清和木...
作者丨张文心我第一次看到罗宾·克鲁卡尔的作品是在纽约大学艺术系的开放工作室上。罗宾的工作室属于比较奇怪的那种——几张大尺寸,酷似摄影师罗伯特·亚当斯(Robert Adams)的美国郊区住宅照片,配上一个小尺寸的视频,视频中是一株随一名女生弯腰而弯腰的室内盆栽。我完全无法理解,直到身旁的朋友小声和我说:“这些场景都是她做的微缩模型”。罗宾的微缩模型制作过程第二次看罗宾的作品是在她的研究生毕业展上。在一个临街带窗...
撰文丨聂小依 二月,“为相机表演”(Performing for the Camera)展览在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开幕。展览梳理了摄影和表演之间复杂的互动,但沿袭Tate Modern以往的群展策展形式,展览并不是按照一个连贯的线索的递进组织展览,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回应一个广阔的主题。而展览中不同部分的角度的差异也导致了我们在中文环境中对展览题目中“performance”的不同理解。 展览的前两部分“记录行为艺术”(Documenting Performance...
访谈丨胡昊(@MrFay )付羽,著名摄影家,国内少数仍在坚持传统暗房制作照片的人之一。1968年出生于辽宁兴城,现生活、工作于北京。1993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参与过的主要展览有:四季平安,北京,2008年;付羽的银盐练习,北京,2011—2012年;灵光与后灵光,第一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北京,2013年;绚烂,C14画廊,上海,2014年;三影堂第二届实验影像开放展,北京,2015年。---------------------------(胡昊=H,付羽=F...
作者丨张文心“丛林访谈系列”持续对话将摄影与其他媒介有机结合的青年图像制造者,今天我带来本系列的第三篇——《二维洞穴探险师孔维子童》。孔维工作照我第一次认识孔维子童(以下简称孔维)是在2015年的夏天,那时我刚到纽约不久,认识的朋友们大多都回国了,所以我便时常和留在城里的孔维以及其他两三个朋友出去玩。我们去了不少地方,有靠近加拿大的法老湖,有纽约上州的小镇,还有布鲁克林最南端的科尼岛。在这些长长短短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摄影人选择远赴英、德、美、澳等摄影教育系统较成熟的国家学习。而到底什么样的摄影教育,乃至是学习理念,才能在当下帮学生更好地成长?这一次,我们透过杨莉莉对近期出版的《英国摄影教室》的阅读发现,在众多风格迥异的摄影教育理念中,英国摄影教育贵在坚持“研究作为实践”的理念:它将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摄影、乃至跨学科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杨莉莉副教授早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现任教于深圳大学...
撰文 | 杨云鬯本文所用作品图片均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提供林博彦与黄承聪在三影堂展览现场,王品然摄,2015 用三台改造过后的摄影仪器[1]挑战既有的摄影观念,是2016年第八届三影堂摄影奖得主、艺术家双人组合林博彦与黄承聪(以下简称“林黄”)给评委与观众带来的一次惊喜。从最终呈现出来的影像来看,这一艺术家组合的《两位业余摄影爱好者不合时宜的工具》(The Untimely apparatus of Two Amateur Photographers)显...
作者丨张文心“丛林访谈系列”持续对话将摄影与其他媒介有机结合的青年图像制造者,今天我很荣幸地带来本系列的第二篇——《废墟构建师罗德里格·瓦伦祖拉(Rodrigo Valenzuela)》。Future Ruins: Commissioned by the Frye Art Museum, Seattle, WA. Installation photo by Mark Woods, courtesy of Frye Art Museum.罗德里格·瓦伦祖拉是一个性格直来直往的艺术家,在访谈中对自己的喜恶毫不避讳,但他的作品不论是从视觉还是观念...
讲故事的人(The Storyteller), 杰夫·沃尔, 1986杰夫·沃尔(Jeff Wall),作为当今最重要的以摄影为媒介的艺术家,他更喜欢称自己为“现代生活的绘者”。这一短语“Painter of Modern Life”出自19世纪法国诗人、批评家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现代生活的画家》为其最具代表的艺术评论,奠定并开启了“现代性”思潮。一个被贴上“当代”、“观念”标签的摄影家,用19世纪的绘画目标期许自己,这似乎听来有些陈旧,然而有...
撰文丨张文心“摄影的诗学:选集”展览现场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摄影的诗学:选集”(Photo-Poetics: An Anthology,下文简称“摄影的诗学”)展览将摄影放入当代艺术的脉络中进行讨论,这里所说的“诗学”,并非指涉日常语境下人们对诗歌的浪漫幻想,而是以诗歌与语言的关系类比本次展览的作品与摄影的关系。不同于强调摄影“记录”功能的传统摄影展览,“摄影的诗学”是一次对摄影本身的讨论。Riffs on Real Time,Leslie Hewitt“摄影的...
撰文 | 杨云鬯《向晚六章》之第二章,陈哲,2012 - 未完成“色影无忌”2015中国新锐摄影奖颁给了陈哲的《向晚六章》,可谓实至名归。其他五组候选作品,也非浪得虚名。说到这个奖项,或许再搭上每年的“三影堂”摄影奖,在网络上的讨论总是沸沸扬扬,然而话题也何其单调,无非不过是一群人与另一群人就“何为当代艺术”、“何为摄影”吵吵嚷嚷罢了。吵了两年,我自觉疲惫,遂无意在此话题上深入。有些欲以摄影“匡扶大道”之人,写了些断...
作者丨张文心在这个不断变动着的时代,摄影本身就像一个生命体,快速地自我更新着。自发地吸收并制造新想法,并将摄影与其他媒介有机结合的年轻艺术家们也开始在当代艺术领域崭露头角。正是在这种充满开拓与探索精神的大环境下,我于近期开始了“丛林访谈系列”,对话青年图像制造者。今天带来这个访谈系列的第一篇——《猎鹿师德鲁·尼克诺维奇》。德鲁·尼克诺维奇(Drew Nikonowicz)是去年光圈社作品集大奖的获得者,他在美国的密...
撰文丨何伊宁在翻开这本16开的黑色硬皮书之前,我曾经在世界各地参观过的摄影展览如幻灯片一样在脑海里闪过。我对其中的大部分展览现场的记忆如风蚀的画像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模糊;而另一些却尤其深刻,闭上眼睛仍可以描述地出展线的布局,甚至是每张作品的摆放位置。在摄影展览铺天盖地的今天,那些跨越了历史、国界和摄影类型的展览钩织出一张线索交织的大网,犹如摄影自身历史般扑朔迷离。在近十年有关摄影史书写的论...
撰文丨张文心作者按今年,由约翰-沙可夫斯基创办,原本旨在发掘摄影界新人新作的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的新摄影展走过了30个年头,Philip-Lorca diCorcia、Rineke Djikstra、Viviane Sassen 和 Wolfgang Tillmans等艺术家都在他们职业生涯的早期获得了参与该展览的机会。面对这个已跨入而立之年的长期项目,以摄影部首席策展人昆汀-巴耶克(Quentin Bajac)为首,MoMA的摄影策展团队感受到中年危机正在一步步逼近,因为...
撰文:刘连责任编辑:胡昊  严格来说,杨泳梁2006年以来在艺术上的探索和实践都已经超越了摄影这个单一媒介,即使是那些被他标记为「摄影」的作品,实际上也更接近以数码摄影和数字合成为基础的视觉艺术,或者说是一种高级拼贴艺术,与此同时,艺术家自2010年起完成的包括《蜃市山水》《山雨欲来》《山水无垠》在内的诸多作品则更多走向了介于图片和视频之间的灰色地带,可以说是对媒介混合的一次颇为有趣的探索。蜃市山水(...
撰文:胡昊(@MrFay )新浪微博:胡昊FM2  “他回忆起黄河的情景。那才是一条真正的河呢,他想,我在黄河边上见过整棵的大树在浊浪里翻滚。在那儿男子汉可以找到粗糙的抚慰;在那儿,那一望迷茫的巨川会引诱人的勇敢,会引诱人把心底最深的话向姑娘们诉说。”[ 张承志,北方的河,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第77页]  这是张承志笔下的黄河,“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诗经·卫风·硕人],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我们几乎马上意识到...
撰文:胡昊(@MrFay )新浪微博:胡昊FM2  在电影《幸福终点站》(The Terminal)中,在汤姆·汉克斯主演的东欧人维克多·纳沃斯身无长物地飞抵纽约肯尼迪机场后却被告知不能合法入境,因为祖国发生的政变让他所有的身份证明都失去了效力。身份得不到合法确认而进退两难的纳沃斯只得滞留在航站楼的到达大厅里等待新证件的签发。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因为国际飞行的缘故,纳沃斯所在的到达大厅被政治地建构为一种极为特殊的空间类...
撰文/胡昊(MrFay)新浪微博:@胡昊FM2  自摄影术诞生以来,摄影与绘画两个媒介就纠葛不清、摩擦不断。据说英国画家透纳在第一次看到利用达盖尔法制作的照片时曾大惊失色,直言艺术的末日已经到来,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也在《1859年的沙龙:现代公众与摄影》一文中怒斥摄影“糟蹋了绘画艺术”[ 波德莱尔,郭宏安 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397-398页],而英国作家萧伯纳在伦敦一个展览上看到...
loading-gif 正在加载,请稍候